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社区服务 >> 浏览文章

仁心守护!珠山区太白园街道家庭医生团队情暖 95 岁独居老人

时间:2025年10月24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马主任,我头好晕,我这血压又不稳定了,孩子们不在身边,新来的保姆也不懂,我实在不知道咋办……”清晨七点,珠山区太白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迎春同志的手机就传来了罗奶奶急促的声音。作为罗奶奶的签约家庭医生,马迎春早已将这位95岁独居老人列为重点照护对象,挂掉电话便带着护士小芦拎起医疗箱往老人家中赶。
 
仁心守护!珠山区太白园街道家庭医生团队情暖 95 岁独居老人


仁心守护!珠山区太白园街道家庭医生团队情暖 95 岁独居老人
 
  罗奶奶患高血压、糖尿病已十余年,子女常年在外工作,她独自住在老旧小区二楼,下楼看病要扶着扶手慢慢挪,十分不便。两年前刚签约家庭医生时,她心里满是疑虑:“社区医生能管啥?真能比大医院靠谱?”但后续的相处,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第一次上门随访,马迎春就发现老人的用药盒乱糟糟的,连测血糖的试纸都过期了半年——之前老人自己测的血糖值,全是不准的。“罗奶奶您放心,以后您的健康我们全包了!测血糖、调药量、讲饮食,我们每周都来。”马迎春一边帮老人换上新试纸,一边细细解释,临走前还特意把团队电话贴在老人手机壳背面,反复叮嘱“有事随时打”。
 
  从那天起,每周三上午成了双方默契的约定。马迎春带领团队上门,不仅定期帮老人测血压、查血糖、调整用药方案,还手把手教老人和保姆用血糖仪:按哪个键、滴多少血、怎么看结果,一步一步带着练;讲低盐饮食时,怕老人听不懂专业术语,就拿 “家里水管怕堵”打比方,还特意给老人换了定量盐勺,帮她控制用量。去年冬天,罗奶奶受凉引发肺部感染,半夜咳得没法躺下,情急之下拨通了家庭医生热线。马迎春带着急救设备,15 分钟就赶到了,吸氧、雾化、拍背,动作一气呵成;等老人呼吸平稳些,又协调好车辆送她去上级医院,全程陪着办挂号、做检查,直到家属赶过来才离开。
 
仁心守护!珠山区太白园街道家庭医生团队情暖 95 岁独居老人

仁心守护!珠山区太白园街道家庭医生团队情暖 95 岁独居老人
 
  “你们比亲儿女还贴心!”这是罗奶奶常挂在嘴边的话。团队深知独居老人的孤独,每次上门都会多坐半小时,陪老人聊聊家常,帮着看看水电安全,还联系社区志愿者定期帮老人买菜。有次随访时,马迎春发现老人情绪低落,细问才知是想念孙子,便掏出手机帮老人连上视频通话,看着屏幕里的祖孙俩笑出声,马迎春悄悄松了口气。为了让老人看病更方便,团队还帮罗奶奶申请了家庭病床服务,实现了“看病不出门,取药不排队”,彻底解决了她就医难的问题。
 
  如今的罗奶奶,精神头足得很,血压、血糖得到了科学规范的控制,家里的健康档案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每次的随访时间和数据。“以前吃药凭感觉,忘了就漏服;现在家医一来,啥都不用我操心。”上次街道工作人员上门探望,罗奶奶拉着人家的手,激动地夸了半天。
 
  在太白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家庭医生团队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模式,为辖区100余名高龄、独居、失能老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每月至少开展2次上门随访,了解居民病情,并进行老年人失能评估。从清晨的紧急出诊到深夜的电话问诊,从用药指导到心理慰藉,家医团队用脚步丈量社区每一个角落,用专业与温情诠释着“健康守门人”的内涵,让老年签约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心与守护。(文稿:谭有莲)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