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健康教育 >> 浏览文章
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莫恐慌!医生: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时间:2025年10月20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检查中发现甲状腺结节,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担忧与困惑: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要不要手术?饮食上是不是得严格忌碘?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甲乳烧伤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文卿解释,甲状腺结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掌握正确的判断方法与应对策略,就能科学管理。
普通人拿到甲状腺结节彩超报告,首先要关注的关键指标是TI-RADS(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分级,这是初步判断结节良恶性的核心依据。TI-RADS分级从1到6类,数字越高,恶性可能性越大。1级表示甲状腺正常,无结节或仅为囊性结节,恶性风险接近0%;2级为明确良性结节,比如单纯囊性或海绵状结节,恶性风险≤2%;3级是可能良性结节,恶性风险在2%~5%之间,只需定期随访即可。4级属于可疑恶性结节,又细分为4a、4b、4c三类:4a级有1-2项恶性特征,恶性风险5%~10%;4b级有3-4项恶性特征,恶性风险10%~50%;4c级具备≥5项恶性特征,恶性风险50%~85%,其中4a、4b类需要进一步做甲状腺结节穿刺检查,4c级及以上的5级(恶性风险>85%)、6级(已病理确诊恶性)则建议尽快手术。
很多人存在“结节越大越危险”的误区,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王文卿介绍,甲状腺结节的危险性,核心在于性质而非大小。临床上90%以上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大部分良性结节无需特殊处理,只需定期观察,只有当结节直径超过4厘米,可能压迫周围组织时,才需要考虑干预。
王文卿表示,也正因甲状腺结节的高检出率,不少患者容易陷入过度焦虑,总担心结节会癌变。实际上,90%以上的甲状腺结节都无需任何治疗,定期复查就能有效监测情况,医生通常会引导患者理性看待,告知无需过度紧张,保持轻松心态反而更有利于健康。对于无症状、小尺寸的良性结节,一般建议以观察为主,复查频率为每年一次甲状腺彩超,通过动态监测结节的大小、形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饮食方面,很多甲状腺结节患者会陷入“严格忌碘”的误区,认为不能吃海鲜、不能用碘盐,这其实是错误的。目前医学上认为,甲状腺结节患者在饮食上没有明显限制,不需要刻意忌碘,保持正常饮食即可,无需对海鲜、碘盐等食物过度忌口。
此外,熬夜、压力大等不良生活习惯,对甲状腺结节有一定影响,可能会加重身体负担,不利于结节的稳定。因此,日常要注意调整生活状态,保持良好心态,规律饮食作息,减少熬夜,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结节发生或加重的风险。
对于普通人来说,预防甲状腺结节并没有特殊的方法,关键还是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定期体检。建议定期进行甲状腺彩超和甲状腺功能检查,做到早发现、早监测、早管理,让甲状腺健康得到充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