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社区服务 >> 浏览文章
坚守医德底线,共筑和谐医患关系 ——记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太白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李辉祥
时间:2025年10月15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李主任在,我们看病心里就踏实!”走进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太白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能听到居民这样念叨。从医三十余年,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太白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李辉祥始终以“医德”为标尺,把社区居民当家人,用一言一行筑牢医患信任的桥梁,成为邻里口中“最靠谱的健康守门人”。
社区里老年居民占比高,不少老人看病时总习惯揣着“心意”,想通过塞红包求一份“特殊照顾”。去年冬天,独居的张大爷因冠心病复诊,偷偷把一个红包塞到李辉祥主任的白大褂口袋里:“您每次都耐心帮我调药,还上门随访,这点心意您一定要收。”李辉祥主任当即掏出红包还给张大爷,握着他的手轻声说:“大爷,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您按时吃药、好好休养,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您把健康交给我,这份信任比啥都金贵。”后来,李辉祥主任还特意叮嘱护士,多关注张大爷的用药情况,每周打电话提醒他测量血压,这份细致让张大爷逢人就夸:“李主任不仅医术好,心更善!”
作为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头人”,李辉祥主任常对团队医护人员说:“咱们离居民最近,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医疗温度。多一分耐心解释,多一次主动关心,才能让大家真正信任我们。”在他的带动下,中心推出了“首问负责制”——居民无论咨询医保政策、就诊流程还是健康问题,首位接待的医护人员必须负责到底。有次,刚搬来社区的刘阿姨因不清楚慢性病报销流程,在缴费窗口急得红了眼,语气也带着火气。李辉祥主任路过时看到这一幕,立刻上前安抚:“阿姨您别着急,坐下慢慢说,报销的事儿我帮您理清楚。”他拿着医保政策手册,逐条给刘阿姨讲解慢性病报销的范围、比例和所需材料,还帮她整理好就诊记录,联系医保部门确认慢病备案信息。半小时后,刘阿姨的报销问题顺利解决,她不好意思地说:“刚才我太着急了,多亏您耐心帮我,真是太感谢了!”
针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多的特点,李辉祥主任牵头建立了“一人一档”慢性病跟踪随访制度,从初诊建档、用药指导,到定期随访、饮食建议,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72岁的王奶奶患有糖尿病多年,此前因不规律服药导致血糖波动大。李辉祥主任了解情况后,不仅为她调整了用药方案,还专门制定了“个性化健康计划”——每周上门一次,帮她测血糖、教她做控糖食谱;每月组织一次慢性病健康讲座,让王奶奶和其他患者一起交流经验。如今,王奶奶的血糖稳定了,还成了中心的“健康宣传员”,主动带动邻里一起学习慢性病管理知识。截至目前,李辉祥主任带领团队已为社区1000余名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终身健康管理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贴心的医疗服务。
针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多的特点,李辉祥主任牵头建立了“一人一档”慢性病跟踪随访制度,从初诊建档、用药指导,到定期随访、饮食建议,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72岁的王奶奶患有糖尿病多年,此前因不规律服药导致血糖波动大。李辉祥主任了解情况后,不仅为她调整了用药方案,还专门制定了“个性化健康计划”——每周上门一次,帮她测血糖、教她做控糖食谱;每月组织一次慢性病健康讲座,让王奶奶和其他患者一起交流经验。如今,王奶奶的血糖稳定了,还成了中心的“健康宣传员”,主动带动邻里一起学习慢性病管理知识。截至目前,李辉祥主任带领团队已为社区1000余名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终身健康管理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贴心的医疗服务。
从婉拒红包坚守医德底线,到耐心解疑化解居民困惑,再到扎根社区守护慢性病患者,李辉祥主任用三十余年的坚守,诠释着“医者仁心”的真谛。在他的带领下,太白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患关系越来越和谐,诊室里少了争执、多了体谅,走廊里少了抱怨、多了感谢。这份温暖的医疗守护,正让社区变成一个充满信任与关怀的“健康大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