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护理天地 >> 浏览文章
市三院门诊:一双搀扶的手,一段温暖的归途
时间:2025年09月30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在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每天都是人来人往,大家忙着挂号、看诊、取药,“快”和“顺”是每个人的心愿。不过再忙的地方,也总有让人心中一暖的瞬间,能让紧绷的就医节奏慢下来,变得有人情味。最近辛老先生在这儿的经历,就是个实实在在的例子。
周三上午,门诊预检分诊台的护士小马正忙着核对信息,眼角余光瞥见门口有位老先生迟迟没进来。老人一手扶着轮椅,另一只手撑着腰,似乎很费劲,在人群里有些手足无措。小马赶紧走过去,笑着问:“大爷,我是这儿的护士小马,看您好像不太方便,需要帮忙不?”这就是辛老先生。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自己腿脚不利索,这次是来医院就诊,看着庞大的大厅,不知道该先往哪儿走。“您别慌,今天我帮您跑,就当您的临时‘搭子’!”小马一句话,让辛老先生踏实多了。
接下来的事儿,都是门诊里常见的流程,但有了小马的帮忙,就不一样了。挂号的时候,小马先引导辛老先生到候诊区休息,让他歇口气,自己拿着老人的医保卡跑到自助机前。一边输信息,一边还不忘回头问两句病史,很快就把号挂好了。
等叫号的间隙,小马给老人端了杯温水,怕他渴着。到号后,她小心地扶着老人走进诊室,提前跟医生简单说了说老人的情况。在医生问诊时,她在一旁耐心补充,确保沟通无障碍。
诊后,小马拿着老人的医保卡和处方单,穿梭于缴费窗口和药房之间。她让老人在休息区安心等待,自己跑完了所有流程。取完药回来,她没直接把药递给老人,而是拿出笔,在每个药盒上一笔一画写清楚怎么吃、一次吃多少,还反复跟老人念叨:“这个药得饭后吃,那个药一天两次,可别记错了。”
所有流程都结束后,护士小马发现已是中午,烈日当空。小马看着辛老先生的腿,琢磨着他自己打车肯定不方便。“辛大爷,您待会儿怎么回家啊?”“我……我到门口拦个出租车就行。”老人说着,手又不自觉地扶了扶腿。小马没多想,先跟门诊服务中心的同事打了招呼,让对方暂时替自己顶会儿岗,然后扶着老人慢慢往医院门口走。到了门口,她先把老人扶到树荫下,自己站在路边拦车。车来了,她跟司机师傅说清楚老人的目的地,还特意叮嘱:“师傅,麻烦您路上多留意点儿,老人腿脚不太方便,到地方您帮忙提醒他慢点儿下车。”
临上车前,小马把自己的手机号写给了老人:“辛大爷,这是我电话,您到家了让家里人给我发个短信报声平安。下次要是还来复诊,提前给我打个电话,我帮您安排。”
后来辛老先生打来的感谢电话中说道:“小马护士是真贴心,她做的每一件事都说到我心坎里了。让我感受到了医院不仅是治病的地方,更是一个有温度、有关怀的地方。”
实际上,这并非小马个人的善意举动,而是市三院护理部长期奉行的“主动帮一把、全程管到底、贴心服务”宗旨的生动体现。我们始终坚信,诊疗过程中技术与设备固然重要,但真诚的关怀更为关键。除了治疗病症外,多一次援手相助、多一句暖心话语、多片刻陪伴有需要的患者,这些看似平凡的细节,正是让患者获得安心感的核心要素。今后,我们将继续坚守这一服务理念,以无数双乐于奉献的手,呵护每位患者的健康,让就医之路不再坎坷,如同在自家门口办事般安稳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