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健康教育 >> 浏览文章

【健康科普】暑假护眼指南:别让电子屏幕悄悄偷走孩子的视力

时间:2025年07月25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暑假一到,孩子们与电子屏幕的相处时间也跟着变长了。无论是上网课、玩游戏还是看电视,长时间盯着屏幕不仅容易让眼睛疲劳,还可能埋下近视的隐患。尤其对于正处在视力发育关键期的孩子来说,不科学的用眼习惯可能带来不可逆的损伤。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陈建华带来的这份暑假护眼指南,家长们可得收好。
 
【健康科普】暑假护眼指南:别让电子屏幕悄悄偷走孩子的视力
 
  电子屏幕伤眼?这些信号要警惕
 
  陈建华表示,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偶尔揉眼睛、眯着眼看东西不算大事,其实这可能是视力出问题的早期信号。电子屏幕对眼睛的伤害,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隐蔽: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刺激眼球,长期近距离盯着看,容易导致眼轴拉长,形成轴性近视——而儿童的眼球还在发育,一旦眼轴变长,近视度数可能永久增加。研究显示,每天用电子屏幕超2小时的孩子,近视发生率比同龄人高30%。更严重的是,蓝光还可能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长期累积会增加黄斑变性等不可逆眼底疾病的风险,高度近视的孩子尤其要注意。
 
  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家长一定要警惕:看东西时不自觉眯眼、歪头,频繁揉眼睛或眨眼睛;看电视时越凑越近,写字时趴得很低;甚至出现认错人、抄错题、成绩莫名下降等情况。这些都可能是视力下降的信号,及时就医检查才能避免问题加重。
 
  科学用眼有讲究,防护比“补救”更重要
 
  控制孩子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是护眼的第一步,但具体怎么控、怎么休息,这里面有不少学问。陈建华介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能承受的用眼时长其实不一样:3-6岁的学龄前儿童,每天累计别超过1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7-12岁的小学生,每天累计1.5-2小时,单次不超过30分钟;13-18岁的青少年,每天累计也别超过2-3小时,单次连续使用不超过40分钟。
 
  光控制时间还不够,正确的休息方式更关键。“20-20-20法则”是国际公认的护眼妙招: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眺望6米外的物体20秒,让睫状肌从紧张状态放松下来。同时,牢记“一拳、一尺、一寸”的姿势准则——胸口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约33厘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能减少眼睛的调节负担。
 
  很多家长关心防蓝光眼镜、护眼灯有没有用。其实,普通孩子每天用屏幕2-3小时内,没必要依赖防蓝光眼镜,过度过滤反而可能影响色觉;但每天用4小时以上的孩子,选合格产品或许能缓解些不适。护眼灯的选择则要看核心标准:无频闪、无眩光、色温4000K左右(接近自然光),认准符合国标的正规产品就好,不必盲目追求高价。
 
  另外,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是“天然护眼药”。自然光能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比任何护眼产品都有效。哪怕只是在户外散步、打球,让眼睛沐浴在自然光下,就是最好的防护。
 
  从饮食到习惯,全方位给眼睛“减负”
 
  陈建华介绍,除了控制用眼,饮食和日常习惯的调整也能帮孩子保护视力。多吃富含叶黄素的深绿色蔬菜(比如菠菜、西兰花)、玉米、蛋黄,能帮助视网膜抵抗蓝光损伤;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胡萝卜、南瓜、动物肝脏等)是维护眼表健康的关键;维生素C(猕猴桃、橙子)和维生素E(坚果、牛油果)则能抗氧化,保护晶状体。
 
  家长可以试试这些简单的护眼食谱:早餐用南瓜、胡萝卜做鸡蛋饼,搭配牛奶;午餐炒个西兰花虾仁,配糙米饭;晚餐清蒸鳕鱼,加一碗菠菜豆腐汤——既美味又能给眼睛补充营养。
 
  对于爱低头玩手机的孩子,姿势调整也很重要。低头时眼睛离屏幕太近(常不足30厘米),睫状肌长期紧张,不仅近视加深快,还容易眼干、酸胀,甚至诱发散光或斜视。不妨让孩子把手机举到与视线平齐,距离至少30厘米(约一臂长),避免窝在沙发或床上歪头看。每10分钟换个姿势,坐累了就站起来,再配合“远近交替”远眺:先看近处50厘米的东西5秒,再看远处6米外的物体10秒,重复几次,能有效缓解眼疲劳。
 
  如果孩子已经近视,暑假更要做好防控: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每次连续用眼不超过30分钟,每月检查一次视力和眼轴。低度近视的孩子可佩戴离焦框架眼镜,中度近视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角膜塑形镜,高度近视则要定期查眼底,避免剧烈运动。陈建华提醒,近视一旦发生不可逆转,暑假的核心是“延缓进展”,别轻信“近视逆转”的偏方,科学防控才是关键。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咨询电话:0798—8412627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