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护理天地 >> 浏览文章

【人文护理】介入室护患故事:在辐射中绽放的“铅衣玫瑰”

时间:2025年04月10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凌晨三点,城市在沉睡,市三院介入导管室却亮如白昼。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和呼吸机有节奏的轰鸣,像一首紧张又独特的交响曲,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厚重的铅门紧闭着,仿佛隔开了两个世界,门内,一群身穿银白“铠甲”的战士正和死神展开一场激烈的较量。
 
  他们身上的铅衣足有30斤重,压得人脊背都有些微微弯曲。汗水在防护服里肆意流淌,可透过那铅玻璃面屏,只能看到他们一双双专注得像火把一样的眼睛。
 
  65岁的赵奶奶躺在手术台上,造影剂凉凉的,弄得她浑身直哆嗦。导管室的顶灯照在她眼睛里,晃得像个大光斑。她心里又紧张又害怕,两只手抓着床单,都快把床单扯破了。
 
  这时候,一双戴着双层手套的手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汪护士那温柔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来:“奶奶,咱们现在要穿过您桡动脉里的‘小隧道’啦,可能会有点痒痒的,就像小蝴蝶落在您皮肤上一样,别怕哈。”说着,汪护士把无菌针管倾斜成45度,小心翼翼地给赵奶奶喂水。看着老人的喉咙一上一下地动,汪护士又接着说:“您看窗外,茶花都开啦,可好看了!等您病好了,我陪您去楼下看,可好?”
 
  赵奶奶听着,心里慢慢平静下来,脉搏也不跳得那么猛烈了。导管在血管里慢慢穿行,就像春天的小溪带着花瓣,朝着生命的源头流去。
 
  “室颤!准备除颤!”一位年迈的大爷因急性心梗躺在手术台上,生命就像一根脆弱的丝线,在生死之间摇晃。医护人员身上的铅衣瞬间绷得紧紧的,就像拉满了弦的弓。
 
  巡回护士踩着防辐射踏板,“嗖”地一下就滑向抢救车,那动作又快又准,就像经过了一千次、一万次演练的芭蕾舞者似的。一次电击,两次电击……患者的心电波形还是乱得像一团麻。第三次电击下去,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终于,那波形慢慢从狂乱的锯齿变成了温柔的山峦。护理团队们深深松了一口气,汗水湿透了她们的后背,在铅衣上印出了一幅歪歪扭扭的地图。
 
  这些穿着铅衣的天使们啊,有些事都不用说,然而,他们心中都默契地明白。休息室的窗帘永远只拉上一半,这样既能看到急救通道,又能让月光照进来,抚摸他们被铅衣压得酸痛的肩颈。
 
  当清晨的阳光慢慢透过铅玻璃窗格,又一批铅衣被挂进了温控消毒柜。这些在X射线里来来回回穿梭的身影,用铅衣挡住了辐射,却让医者的仁爱之心穿透了所有的障碍。他们手掌上的纹路里,刻着血管的走向,白大褂上,浸着碘伏和希望的味道。在生与死那狭窄的通道里,他们把铅衣当成盔甲,把自己的心当成明灯,给每一颗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心脏,重新注入了生命的旋律。(文:张慧)

【人文护理】介入室护患故事:在辐射中绽放的“铅衣玫瑰”

【人文护理】介入室护患故事:在辐射中绽放的“铅衣玫瑰”

【人文护理】介入室护患故事:在辐射中绽放的“铅衣玫瑰”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