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新闻动态 >> 浏览文章
罕见病例丨市三院肝胆外科成功为“镜面人”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逆向切除胆囊
时间:2025年04月03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罕见病例!
“全脏器反位(镜面人)”胆囊切除成功
近日,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为一位“镜面人”且患有终末期肾脏病的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胆囊结石切除手术。不仅为患者解除了病痛,也彰显了医院肝胆外科在面对复杂疑难病症时的高超技术水平。
患者白女士(化名),55岁,拥有复杂的病史。8年前,她被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此后每周都需要通过规律透析以维持身体机能。最近,在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期间,白女士突发腹部疼痛并加剧,经B超检查确认,疼痛由胆囊结石引起。同时,她还患有慢性肾脏病5期贫血、初发心房颤动、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等多种疾病。更为特殊的是,白女士是一位“镜面人”,其内脏器官完全反位生长,就像正常人在镜子中的影像。“镜面人”在医学上称为“全内脏反位”,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先天性解剖变异,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
早在数年前,白女士的腹部彩超检查就提示她患有胆囊结石,但当时并未进行任何治疗。而这次疼痛复发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有加剧倾向,为了尽快消除疼痛,白女士转入肝胆外科进行治疗。
面对患者如此复杂的病情和特殊的生理结构,医院副院长、肝胆外科专家纪刚和肝胆外科主任刘钦迅速组织科室团队共同讨论患者病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及评估。
“镜面人”的胆囊切除手术难度远超常规手术。不仅器官转位,还可能存在血管的畸形和变异。术中操作绝非“换一个方向做”那么简单,需要医生在“逆向思维”的引导下,转变站位、操作方式、习惯、器械使用方向等,手术难度大大提升。稍有不慎,可能会引起胆道损伤、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尤其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医生的手术技巧要求更高。
由于白女士的解剖结构与常人完全相反,每个操作步骤都需要逆向思考。手术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在面对“镜面人”时,需要重新调整仪器的位置和角度,以适应反位的内脏器官。此外,医生的术中站位也需要做出重大调整,这对医生的操作习惯和身体协调性都是极大的挑战。每一个手术步骤都需要手术医生重新适应和调整,术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周围的血管、脏器,引发大出血等严重后果。
在完善术前检查后,肝胆外科手术团队制定了详细而周密的手术方案。考虑到患者内脏反位的特殊情况,他们反复研究手术路径,模拟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手术当天,纪刚副院长和刘钦主任带领团队对手术仪器的位置和医生的术中站位进行了精心调整,以适应患者独特的身体结构。术中,他们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冷静应对每一个难题,小心翼翼地操作仪器,精准地避开周围组织和其他相邻器官,逐步分离胆囊,麻醉医生则全程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在团队成员的默契配合下,仅用时20分钟便成功将布满结石的胆囊完整切除。
术后,患者在肝胆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及护理下,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出院时,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肝胆外科医护团队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镜面人”非常罕见,此次“镜面人”胆囊切除手术的成功实施,彰显了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雄厚的技术实力和面对特殊患者的应对能力。在纪刚副院长的带领下,科室不断进步,发展迅猛,接连挑战了多例高难度手术,在处理超高难度和超高龄患者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和信赖。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咨询电话:0798-8433251
健康小贴士
什么是“镜面人”?
镜面人也称全内脏反位(Situs inversus)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指的是身体内部器官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了对称性的反转,即大部分或所有内脏器官的位置相反。正常情况下,心脏位于胸腔的左侧,胃和脾脏位于左上腹,而肝脏位于右上腹。在全内脏反位的情况下,心脏位于右侧,胃和脾脏位于右上腹,肝脏位于左上腹。镜面人发病率仅有百万分之一。
“镜面人”就医注意事项:
由于“镜面人”的内脏位置与常人相反,当“镜面人”因不适就医时,容易出现乌龙事件,如果医生不知道你是“镜面人”按常规接诊判断极易发生误诊,因此,“镜面人”在就医时一定要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特殊生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