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新闻动态 >> 浏览文章

毫米级精准“狙击”,一针微创化解危机——市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术,开启肺结节微创治疗新篇章

时间:2025年04月02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一针消融”化解肺部危机,微创技术刷新治疗体验
 
  近日,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诊了一位特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76岁患者,患者江女士于今年3月1日发现左肺上叶1.2cm混杂性磨玻璃结节(mGGO),考虑高危结节。由于患者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传统手术,辗转多家医院后选择来到市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并计划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3月28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冯唐松主任带领科室医生,成功为患者完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术。患者肺内最大结节直径1.8cm,位于左肺上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通过单次穿刺、多点消融方式,在30分钟内精准灭活病灶,消融后确认病灶区无血流灌注,术中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在6小时后即可下床活动,真正实现“以最小创伤根治病灶”。患者肺功能未受损伤,日常活动能力无影响。“没想到一根细针就能解决癌症风险,术后第二天就能自己吃饭走路!”江女士感慨道。
 
  约30%的肺结节患者因高龄、心肺功能差或恐惧手术而延误治疗。冯唐松主任指出:根据《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最新临床研究(2023),对于≤2cm的早期肺癌,射频消融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达89%,与亚肺叶切除术(92%)无显著差异。最适宜选择射频消融术的有以下人群获益显著:
 
  1、高龄衰弱患者:如80岁以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
 
  2、早期原发性肺癌或转移性肺肿瘤,尤其是寡转移的患者:避免多次肺切除导致的呼吸功能衰弱;
 
  3、拒绝外科手术者:通过心理干预联合微创技术消除治疗恐惧;4、高危结节患者:如结节大小和位置适合(如≤3cm,周围型)等。
 
   “相比传统开胸手术,消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显著优势。”冯唐松主任表示。此项技术的常规开展将使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多发结节患者获得根治机会,标志着市三院呼吸介入治疗从“诊断为主”向“诊治并重”的转型。
 
  目前,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设有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专家门诊(周一至周六上午),建立医患全程管理微信群,不定期开展延伸服务,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未来,科室将持续推进肺癌早诊早治惠民举措,为守护群众呼吸健康贡献力量。(文稿:赵记华)
 
  冯唐松副主任医师: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江焰平副主任医师:周三上午、周六上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咨询电话:0798-8411572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