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护理天地 >> 浏览文章
癌症防治 早筛先行——医生详解科学筛查与预防策略
时间:2025年03月17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癌症,作为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近日,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夏甜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有效的早期筛查和全面的预防策略,能够显著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提高癌症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常见癌症的早期筛查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早期筛查对于肺癌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建议肺癌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LDCT)检查。LDCT能够发现早期肺癌,尤其是直径小于1cm 的小结节,相比传统的胸部 X 光检查,它对肺癌的早期筛查更加敏感。早期发现肺癌,患者可及时接受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早期筛查对于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可有效检测出早期乳腺癌。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女性,应提前筛查年龄并根据医生建议增加检查频率。乳腺超声检查是常用的乳腺癌辅助筛查方法,尤其适用于年轻女性和孕妇等特殊人群,常与乳腺钼靶检查联合使用,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宫颈癌是女性高发的癌症之一,病因明确,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通过早期筛查和预防接种可有效预防其发生。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 HPV检测。21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议开始进行TCT检查。HPV 检测用于检测宫颈是否感染了高危型HPV病毒,对宫颈癌筛查意义重大。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对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键作用。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的“金标准”,可以清晰地发现息肉、肿瘤等病变并进行活检。45岁以上的一般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等高危因素病史者,应定期进结直肠癌筛查。
夏甜甜特别提醒,步入老年,除关注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的筛查,还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肿瘤筛查项目。
癌症的全面预防措施
夏甜甜介绍,癌症的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癌症的基础,其中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尤为重要。合理膳食方面,应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等多种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适量运动也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坚持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从而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促进脂肪燃烧,减少肥胖的发生。肥胖是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运动控制体重,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病风险。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则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使身体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的热量。
戒烟限酒对于预防癌症同样至关重要。烟草是导致多种癌症的首要危险因素,吸烟与肺癌、膀胱癌、胰腺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烟草燃烧产生的数千种化学物质中,包含多种致癌物质,如苯并芘、尼古丁、焦油等,这些物质会损伤细胞DNA,引发基因突变。因此,戒烟是预防癌症的重要举措。
酒精也是一种致癌物,饮酒会增加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肝癌、结肠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应尽量限制酒精的摄入。
破除癌症筛查的常见误区
夏甜甜表示,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意味着患癌。如AFP、CEA等的升高可能与炎症、良性肿瘤或其他疾病有关,不能单纯依赖肿瘤标志物进行诊断。同时,PET-CT虽强大,但不适合普通人的常规体检,其辐射较大且价格昂贵,对早期癌症的检出率有限。基因检测虽能提示患癌风险,但不能“一劳永逸”,多数癌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仍需结合定期筛查综合判断。
在癌症预防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应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癌症筛查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但需根据年龄、风险因素科学选择。避免过度检查,关注高危人群,才能真正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