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健康教育 >> 浏览文章

麻精药品知识科普:警惕这些“魔掌”正在毁掉您的孩子

时间:2025年03月26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近年来,麻精药品滥用呈现“新、广、多”的特点,滥用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的问题日益严重,青少年是毒品预防教育的重点对象,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加强滥用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防范和宣传教育至关重要。
 
什么是麻精药品?
 
麻精药品是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统称。目前我国依法依规对这类药品实行特殊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凡是在包装盒上印有“麻”或“精神药品”的标志,则为麻精药品。根据《中国禁毒报》编辑部整理记录,我国现已列管509种麻醉品和精神物质(包括123种麻醉药品、166种精神药品、220种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是世界上列管毒品最多、管制最严的国家。
 
麻精药品是我国依法依规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麻精药品具有双重属性,使用得当就是“药”,可以有效起到镇痛、止咳、镇静、催眠等作用;使用不当就是“毒”,连续使用易产生依赖性、成瘾性,若流入非法渠道则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甚至违法犯罪。
 
麻醉药品: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滥用或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的药品。药用类麻醉药品主要用于手术、癌症等伴有剧烈疼痛的镇痛临床治疗,常见的有吗啡、杜冷丁等。
 
精神药品: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药用类精神药品主要用于镇静、催眠等,是治疗癫痫、失眠等精神疾病的主要药物。常见的有艾司***仑、地西泮等。
 
我国刑法、禁毒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必然是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未必是毒品,但所有的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都是毒品。
 
  麻精药品滥用有哪些危害性?
 
1、摧毁滥用者的生理健康
 
麻醉和精神药品是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滥用后,人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一旦停止使用这些药品,使用者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包括失眠多梦、急躁不安等,严重的还有急性肌张力异常、心血管系统反应、椎体外系反应等情况,最严重的是猝死,这些药品的滥用严重危害了人的身体健康。
 
2、破坏滥用者的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滥用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会破坏人体的高级神经组织,引起人的精神心理异常、智力下降,导致人的性情大变,扭曲了人的人格,最终导致心理变态或精神失常,而且对药品的依赖越来越严重。
 
3、滥用麻醉、精神药品诱发犯罪
 
麻醉、精神药品的滥用不仅危害自身、祸及家人,还会诱发犯罪、危害社会。滥用者通常滥用耗完钱财之后,既没有正当途径获得钱财,又戒不了毒,为了免受毒品的煎熬,无所不用其极地获取钱财,因而走上偷窃、抢劫、卖淫、扒窃、贪污的道路,更严重的甚至会害人性命。滥用者过度服用药物之后,常常会有暴力的倾向,因此常常会有斗殴、打架、言行失控等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
 
滥用者心理变态、精神失常、偷窃、抢劫、斗殴、打架等行为严重威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警惕这些魔掌正在毁掉您的孩子”并不是危言耸听!青少年时期正是好模仿和意志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易被这些不安定因素伤害,需要社会各层面的保护。
 
青少年该如何防范与避免?
 
1、充分认识“是药三分毒”,安全合理购药、用药,切忌非医疗目的使用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
 
2、积极掌握毒品知识,认清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的危害真相,学会防范和拒绝毒品。
 
3、远离易染毒场所,尽量少进入***、酒吧、迪厅等治安复杂场所,娱乐、狂欢、宣泄有节制,不因一时兴起而追悔莫及。
 
4、保持警觉戒备意识,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饮品、香烟、电子烟等;外出时,长期离开视线的饮品、食物最好不要再食用;注意识别涉毒风险,对认识的人也要保持几分警惕。
 
5、拒绝涉毒损友,不盲目追求刺激,不与他人攀比,不盲从。
 
6、面对挫折要勇敢,有心理问题、情绪问题要及时寻求化解途径,及时求助家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