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护理天地 >> 浏览文章
【白衣风采】市三院血透室护士长曹玲英:用爱与责任守护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时间:2025年03月18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是平凡的,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曹玲英,副主任护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血透室护士长。三十余年来,曹玲英从晨曦到深夜,她总是用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誓言,用爱守护着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披星戴月 倾情守护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血透室每天有180多名患者前来做透析,每次透析需要做4个小时,每周2—3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以血透室的护士没有节假日,风雨无阻。护士们每天要做两班病人,工作中不仅要观察病情、护理病人,还要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
作为血透室的护士长,曹玲英是医院上班最早的人,也是下班最晚的人,披星戴月一点也不夸张。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她就已经服装整洁地穿梭于透析病区,开启机器,进行自检,安装预冲体外循环管路,工作节奏紧张有序,当患者接连进入透析大厅后,问候病人、核对身份,娴熟扎针,上机……
记得还在2002年,那时交通还不便利,血透也未普及,一位来自万年县的患者,每次透析前凌晨坐火车到达景德镇,早晨八点钟又要坐火车返回去工作,为了配合他的时间,曹玲英每周两次早晨四点钟来为他“开小灶”,这样一坚持就是两年。
还有一些白天不方便来的患者,曹玲英就安排晚上时间给他们做透析。多年来,曹玲英加过多少次班,多少次熟睡中被患者的电话叫醒,多少次披星戴月地赶往医院,她已记不清。她曾对每一位透析患者说过,只要你坚决不放弃,只要我能力所及,只要我们共同相信,病魔就会被我们击倒下去。
医患情深 双向奔赴
尿毒症患者需要靠长期透析来维持生命,因此,在医院接受透析治疗的病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在此度过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他们与血透室的医务人员彼此陪伴,由陌生到熟悉,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甚至胜似家人。
血透室有位大学毕业生患者因为需要透析,一直无法找到工作,他找到曹玲英对她说:“护士长,我已经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我无法固定透析时间,你能帮忙想想办法吗?”听到这里,曹玲英毫不犹豫地说:“我来想办法解决!”于是,有时是下午六点、有时是晚上九点,曹玲英为他专门安排透析,为的就是让他能保住那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会随时出现并发症,比如低血糖、低血压,肌肉痉挛甚至恶心呕吐……在这期间,要快速应急处理,监测体征,不厌其烦地询问感觉:“大娘,您好点了吗?”“大爷,您慢点起床”,轻声的问候,亲切的呼唤,每天都在耳边回响。许多病人都说,护士长怎么这么好啊,从不厌烦。
长年累月的病痛,使很多病人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易怒、敏感、多疑,曹玲英都用自己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对待每一个人,用她的微笑和细致入微的关怀营造出血透室独特的温馨气氛,让来到科室的每一个病患都有回家的感觉。她用娴熟精湛的操作技术,尽最大可能减少着病患的痛苦,是医患情深“双向奔赴”的真实写照!
精进技术 优质护理
为了及时掌握血透护理新技术,不断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曹玲英在保障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情况下,曾先后在上海长征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血液净化专业技术。
在外出进修过程中,她不断巩固自己的理论基础,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专科护理经验。每次学习归来后,她都第一时间将学到的知识分享给科室护理团队,让患者得到更专业的护理服务。
作为护士长,她严格把关护理质量与安全,全心全意打造优秀科室。血透患者的日常护理关系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后期治疗效果,为了保证每一位患者都能掌握日常护理知识,她将就诊患者进行分组,每组由一名护士负责,日常提醒患者在生活中注意保护内瘘,维护深静脉管路,关注患者回家后的自我管理情况,及时反馈患者提出的问题,还为他们加油打气,鼓励他们坚定信心,乐观生活。
一身圣洁的白衣,将爱心播洒;一句贴心的关怀,将温暖释放;一份细心的呵护,将痛苦减少。曹玲英用全身心的热情和实际行动,践行着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南丁格尔精神,用责任与担当托起平凡而伟大的护理工作,她是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