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新闻动态 >> 浏览文章
围绕肿瘤“防筛诊治康”链条提升区域癌症防治水平——专访江西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李金高
时间:2024年12月27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12月13日,闽浙赣鼻咽癌诊疗研讨会暨头颈肿瘤综合治疗规范化培训班在景德镇举行。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大会名誉主席、江西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李金高。李金高教授就景德镇市癌症中心的工作成效、多学科协作模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话题,分享了他的宝贵经验和深刻见解。
市癌症中心工作成效显著
自2024年6月景德镇市癌症中心在市第三人民医院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在癌症防治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李金高教授表示,中心首先加强了癌症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我们深知,很多老百姓谈癌色变,对癌症仍存在恐惧和误解,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了解不足。中心进行癌症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市民对癌症的认知度和预防意识。
其次是加强了与省癌症中心的紧密联系。省癌症中心的专家们每周都会定期来到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参与门诊坐诊、查房、教学工作,这不仅提升了市癌症中心的诊疗水平,也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服务。对不定期遇到的疑难病症,会及时联系省癌症中心,邀请专家前来会诊,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同时还开展了癌症筛查工作。通过定期筛查,能够帮助患者及时发现病情,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被动变主动 推动多学科协作模式
当谈到癌症中心运作过程,李金高教授强调,多学科协作尤为重要,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明,综合治疗模式所带来的生存获益,远远超出传统的单一学科治疗模式。医院需要加强院科两级管理,改善服务流程,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各科室的主动参与,形成上下联动、信息联通、综合诊疗、多科联合、防治康复全链条服务体系。
李金高教授分享,在实施MDT模式初期,我们会选择一些常见且治疗上存在较大争议的癌症病例,比如Ⅲ期肺癌,它治疗方法多样,可以放疗、外科手术和化疗等。针对这类病例,省癌症中心会联合放疗科、化疗科、外科、病理科、影像科、营养科的专家进行联合会诊,以确定对患者最有益的治疗方案。几年下来效果显著,病人愈后往往都非常好。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治疗效果的显现,医生们会看到这种协作模式带来的益处,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当病人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时,医生的成就感也会相应增强,形成良性循环。现如今,我们通过“星火计划”在全省基层巡讲,推广MDT诊疗模式。
建立防控体系 加强癌症宣传和筛查
如何进一步提升景德镇地区癌症防治水平,李金高教授指出,虽然市癌症中心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在多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要建立癌症防控体系。向上要与省癌症中心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和知识的及时更新;向下要延伸到县、区建立基层癌症中心,将防控触角延伸到乡、村肿瘤病人,通过这一体系构建,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报告癌症病例,还能为癌症患者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其次,要持续加强癌症防控知识的宣传。“要让大家知道如何通过日常行为生活方式减少肿瘤的患病,我觉得这非常重要。”目前已经公认的三分之一以上癌症是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的。例如,戒烟、限酒、定期锻炼、保持营养均衡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这些看似简单却能显著降低患癌风险,这也是最经济的方法。
还有癌症筛查工作,也叫早诊早治。癌症筛查是降低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预期目标的主要手段。
构建全链条肿瘤管理助力未来发展
在谈到景德镇市癌症中心的未来规划时,李金高教授表示:“成立市癌症中心,就是希望整合全市的医疗资源,为癌症患者提供从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方位、规范化服务,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加强癌症防治的科研与教育工作,提升整个地区对癌症疾病的应对能力。”
李金高教授介绍,未来,市癌症中心需要做很多工作,同时需要社会各界多方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强调中心需要构建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链条肿瘤管理体系,确保患者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专业、高效的服务,最终能融入社会正常工作。
据了解,自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挂牌“景德镇市癌症中心”以来,一直致力于提升癌症预防、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水平。在李金高教授肿瘤精准治疗专家工作站及其团队的引领下,该中心不仅为景德镇市民带来了省级医院知名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还为景德镇市癌症中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景德镇市癌症中心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强与省癌症中心及先进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中心的持续发展。中心还将积极拓展服务范围,为景德镇市乃至周边地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