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新闻动态 >> 浏览文章

【新技术】不开刀如何搞定消化道肿瘤?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率先开展内镜微创技术(EFR)

时间:2024年07月05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近日,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
 
  该患者半年前单位体检时,在某医院行腹部CT发现胃体部一肿物,胃镜检查考虑胃间质瘤可能,建议内镜切除,但患者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未予治疗。半年后患者慕名来到市三院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检查,消化内科副主任朱晓佳接诊该患者,完善腹部CT及超声内镜检查后,发现患者瘤体较半年前有增长,且大部分为腔外生长。
 

【新技术】不开刀如何搞定消化道肿瘤?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率先开展内镜微创技术(EFR)
▲腹部CT图片提示胃肿物2/3均腔外生长
 
【新技术】不开刀如何搞定消化道肿瘤?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率先开展内镜微创技术(EFR)
▲胃内所见 冰山一角
 
  患者感到疑问,腔外生长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胃壁内的肿瘤不局限在胃内,而是胃壁腔外向腹腔生长。长到胃腔外的肿瘤要怎么切除呢?需要外科开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看医师如何不开刀搞定这个向外生长的肿瘤。
 
 
  朱晓佳向科室主任杨力汇报病情,经充分分析评估患者病情后,决定采用消化内镜新技术--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并顺利为该患者切除病灶。内镜全层切除术(EFR),顾名思义,就是将胃壁全层切开。传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适用于切除胃肠道浅表病变或腔内生长的黏膜下肿瘤,而难以对向腔外的瘤体进行完整剥离,容易造成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甚至瘤体切除不完整。
 
  据朱晓佳介绍,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可看作是ESD的衍生,但是EFR技术对内镜医生技术要求高,对于术中止血以及创面缝合有极高的要求。该技术主要特点是在剥离至肌层后直接切开瘤体周围组织的浆膜层,充分暴露瘤体腔外生长的视野,沿瘤体周围连带浆膜组织一同完整切下,最后闭合创面,完整取出瘤体,手术完成。最终该患者实现了不开刀、不留疤地将这个困扰她半年多的“胃疙瘩”给解决了。
 
 
  市三院消化内科在我市率先开展ESD治疗10余年来,在胃肠道间质瘤内镜下治疗积攒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此次EFR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市内空白,不仅展现了医院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技术的先进水平,同时标志着医院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领域又迈上了新的台阶。(文:朱晓佳)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