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健康教育 >> 浏览文章
更年期不是病,带你了解更年期那些事!
时间:2024年02月08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更年期成了一个带贬义的词,甚至不少中年女性对自己进入更年期这件事儿十分害怕。其实大可不必。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主治医师胡佳佳介绍, 更年期是女性绝经及前后的一段时间,像儿童期、青春期一样,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是女性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一个特殊生理转化时期,多介于45-55岁之间。包括绝经过渡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它是女性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适当管理,它可以预防多种慢病、重塑健康状态,能赋予女性全新的活力。
更年不是病,更年要“防病”
虽说“更年期”不是病,是女性一种正常生理过程,但“更年期”的各种症状给女性带来很多生活上的不适,精神上的困扰。如不及时予以诊治,这个阶段难以适应,甚至增加远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常见症状:
月经紊乱:月经紊乱是绝经过渡期女性的典型特征,是最易识别的信号,可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经量或多或少
血管舒缩症状:雌激素缺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面红潮热、自汗、盗汗。
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情绪不稳定,波动较大,如坐过山车一样,时而烦躁易怒、焦虑不安,时而忧思多虑、情绪低落,甚至抑郁,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
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失眠、心悸、头痛、眩晕等。
运动系统症状:腰背、四肢关节疼痛。
泌尿道症状:出现尿频尿急,压力性尿失禁
阴道:阴道上皮细胞变薄、干涩,阴道粘膜弹性差,容易发生反复阴道炎、性交痛。
子宫:盆底肌松弛,易发生子宫脱垂
远期影响:
心血管病变:在影响绝经后女性健康的问题中心血管疾病居首位,糖脂代谢异常,水钠潴留,肥胖、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骨质舒松:妇女从围绝经期开始至绝经后10年内,骨代谢处于高转换状态,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促使骨质丢失而导致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易发生驼背。
所以,“更年期”女性一定要加强对“更年期”的认识,及时防病治病。
了解女性生理,不必谈“更”色变
胡医生介绍,妇女一生要经历两次性激素波动,每一次波动,都会激起心理的浪花。第一次波动是性激素的“涨潮”,它使人从孩童进入青春期,激荡其青春心理波澜,成为“青春期的心理反应”;第二次波动是性激素的“退潮”,它使人从壮年转入更年期,这时也会激起心理波动,成为“更年期的心理反应”。
妇女进入更年期的年龄、持续时间受各种因素影响。有的人症状从出现到消退只有一两年,有的人则长达10来年,但大部分妇女需经历2年—4年。由于从更年期开始,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下降,应特别注意更年期的自我保健。
加强体育锻炼。运动有助于减轻个体的压力、改善情绪,控制更年期女性体重增加,延缓更年期躯体化症状,增加免疫力,延缓卵巢功能的耗竭速度,同时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这个年龄阶段不宜剧烈、快速的运动,宜选择一些慢节奏的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跳广场舞等;此外,运动应注意循序渐进,建议每日运动持续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不少于3次,以不产生疲劳为度。
合理膳食。更年期女性应以低脂、低糖、低热量食物为主,合理饮食,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和维生素的补充,饮食结构多样化,粗细粮搭配,果蔬奶混合。提倡清淡饮食,少盐(<6g/d)、少油(25—30g/d)、控糖(≦50g/d)、限酒(≦15g/d)、足量饮水(1500—1700ml/d)。由于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容易缺钙,出现骨质疏松症,建议多食用虾皮、海鱼、牛奶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同时注意摄入含蛋白丰富的食物(如瘦肉、乳类、蛋类、豆类等)。
睡眠充足。良好的睡眠有利于消除疲劳,保护大脑,维护身心健康,更年期女性每日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睡前不宜剧烈运动,可通过选择遮光效果好的窗帘,保持室内灯光柔和,睡前听舒缓音乐或做冥想放松训练等方法来提高睡眠质量。
加强家庭社会的支持。家庭和谐,家庭成员要多理解、多倾听,帮助更年期女性平稳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定期开展健康宣教活动。鼓励社区定期开展更年期女性健康沙龙等宣教活动,针对更年期女性生理特点、心理健康、更年期心理保健的重要性、更年期常见的身心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宣教,使人们充分认识更年期。
围绝经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女性要定期体检,如血糖、血脂、激素水平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疾病扼杀于摇篮。如感身体不适、情绪波动、失眠等难以自我调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待医生严格评估后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切忌自行乱用含有激素类的药物或保健品。
胡医生提醒,更年期不是诅咒,更不是生活的结束,而是女性生命旅途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唯有正视更年期,笑应更年期,才能让更年期变得风平浪静,才能活出更年期独特的美。(全媒体记者 方晓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