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健康教育 >> 浏览文章
警惕!仅仅20分钟,孩子眼球被溶化失明,专家提醒遇水变炸弹,食品干燥剂要小心
时间:2023年02月15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食品干燥剂对于吃货们而言似乎不陌生,它是很多食品都离不开的附属物品,甚至一袋饼干、一块独立包装的月饼中都会放上一小袋。这种东西可以吸收食品包装里的水分,起到干燥防潮的作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虽然每个食品干燥剂的包装袋上都有不能食用等字样,但是食品干燥剂导致儿童受伤的事件还是会有发生……
近日,苏州8岁大的男孩可可(化名),因为一个两块钱的面包,右眼失明!而这一切只因为食品袋中的干燥剂。对于干燥剂,家长多半会叮嘱孩子不能吃,但却不知道它遇水后会爆炸。可可的父母亦是没有过多在意,边吃边玩的可可,就好奇的把包装袋里的干燥剂倒入了水杯中,结果发生爆炸。仅仅20分钟,孩子的右眼眼球被溶化,虽然医生进行了紧急处理,但因液体腐蚀太严重,最终右眼没能保住。
生石灰干燥剂遇谁易爆炸
干燥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是月饼、海苔、爆米花、膨化食品等包装袋里还是鞋子、包包等包装盒里,都会出现干燥剂的身影。其实,市面上常见的干燥剂有4种,即生石灰干燥剂、硅胶干燥剂、蒙脱石干燥剂、纤维干燥剂。
“要知道食品中常用的就是生石灰干燥剂,而生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大量热量。”消化内科胡娜医师介绍道,因食品包装袋内水分含量极低,干燥剂通常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如果把石灰干燥剂放到相对密闭空间里就容易发生爆炸,如瓶口小、里面大、空间密闭的塑料瓶。由于这时生石灰遇水已经生成氢氧化钙,这是一种腐蚀性较强的碱性液体,当它随着容器的爆炸飞溅到人体表面时,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胡娜表示,这种碱性液体轻则烫伤人,重则就会和开头一样发生爆炸,造成人员受伤。而其他种类的干燥剂虽然相对温和,不会发生爆炸,但是也会遇水放热,导致孩子烫伤。另外,生石灰干燥剂具有极好的干燥吸湿效果,而且价格较低,因此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医学保健、服装、纺织品、茶叶、皮革、鞋类、电器、等各类产品的干燥封存。所以,除了防范日常零食中的干燥剂之外,还要防范放置在其他物品里的干燥剂。
发生意外时,多用清水冲洗或稀释并及时就医
那么,万一发生意外,该如何自救呢?胡娜表示无论是身体的那部位沾染到干燥剂,一定要记得带上那包干燥剂,方便医生了解吃的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
如果是皮肤沾染,可用大量的清水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简单处理后去医院;若是眼睛被沾染,要及时用大量的清水持续冲洗30分钟以上,冲洗时注意转动眼球。千万不要等送到医院后再处理,否则后果非常严重!等眼睛的刺激不再那么明显时,迅速去最近的医院救治;如不慎误食,则会灼伤消化道。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惊慌,马上口服清水按10毫升/公斤体重,总量不超过200毫升进行稀释,然后口服牛奶、生蛋清水、橄榄油或其他植物油,保护创伤面,防止腐蚀加深。
另外,虽然实际上只要不让干燥剂破损、沾水都是安全的,一般食品干燥剂的包装袋上,都会写着不能食用、不能浸水之类的提醒,而且按照要求食品干燥剂必须是密封的,但这些提醒往往容易被忽视。所以,建议家长们应当加深对食品干燥剂危险性认识,加强对自家孩子的监护教育等。
近日,苏州8岁大的男孩可可(化名),因为一个两块钱的面包,右眼失明!而这一切只因为食品袋中的干燥剂。对于干燥剂,家长多半会叮嘱孩子不能吃,但却不知道它遇水后会爆炸。可可的父母亦是没有过多在意,边吃边玩的可可,就好奇的把包装袋里的干燥剂倒入了水杯中,结果发生爆炸。仅仅20分钟,孩子的右眼眼球被溶化,虽然医生进行了紧急处理,但因液体腐蚀太严重,最终右眼没能保住。
生石灰干燥剂遇谁易爆炸
干燥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是月饼、海苔、爆米花、膨化食品等包装袋里还是鞋子、包包等包装盒里,都会出现干燥剂的身影。其实,市面上常见的干燥剂有4种,即生石灰干燥剂、硅胶干燥剂、蒙脱石干燥剂、纤维干燥剂。
“要知道食品中常用的就是生石灰干燥剂,而生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大量热量。”消化内科胡娜医师介绍道,因食品包装袋内水分含量极低,干燥剂通常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如果把石灰干燥剂放到相对密闭空间里就容易发生爆炸,如瓶口小、里面大、空间密闭的塑料瓶。由于这时生石灰遇水已经生成氢氧化钙,这是一种腐蚀性较强的碱性液体,当它随着容器的爆炸飞溅到人体表面时,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胡娜表示,这种碱性液体轻则烫伤人,重则就会和开头一样发生爆炸,造成人员受伤。而其他种类的干燥剂虽然相对温和,不会发生爆炸,但是也会遇水放热,导致孩子烫伤。另外,生石灰干燥剂具有极好的干燥吸湿效果,而且价格较低,因此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医学保健、服装、纺织品、茶叶、皮革、鞋类、电器、等各类产品的干燥封存。所以,除了防范日常零食中的干燥剂之外,还要防范放置在其他物品里的干燥剂。
发生意外时,多用清水冲洗或稀释并及时就医
那么,万一发生意外,该如何自救呢?胡娜表示无论是身体的那部位沾染到干燥剂,一定要记得带上那包干燥剂,方便医生了解吃的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
如果是皮肤沾染,可用大量的清水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简单处理后去医院;若是眼睛被沾染,要及时用大量的清水持续冲洗30分钟以上,冲洗时注意转动眼球。千万不要等送到医院后再处理,否则后果非常严重!等眼睛的刺激不再那么明显时,迅速去最近的医院救治;如不慎误食,则会灼伤消化道。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惊慌,马上口服清水按10毫升/公斤体重,总量不超过200毫升进行稀释,然后口服牛奶、生蛋清水、橄榄油或其他植物油,保护创伤面,防止腐蚀加深。
另外,虽然实际上只要不让干燥剂破损、沾水都是安全的,一般食品干燥剂的包装袋上,都会写着不能食用、不能浸水之类的提醒,而且按照要求食品干燥剂必须是密封的,但这些提醒往往容易被忽视。所以,建议家长们应当加深对食品干燥剂危险性认识,加强对自家孩子的监护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