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健康教育 >> 浏览文章
早期肾病侦探:尿常规化验
时间:2023年02月15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尿液是反应人体健康的重要判断标志,通过观察尿量、尿液颜色,是否有尿频、尿急等症状,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那么日常生活中,个人如何通过尿液来判断自身有无疾病?尿液出现了哪些症状需要到医院肾内专科就诊?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何贵珍提醒大家,如果排尿出现了以下现象,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尿量异常
①正常成人尿量:24小时尿量1000-2000毫升,平均为1500毫升。
②少尿或无尿:尿量少于400毫升/24小时或少于17毫升/小时为少尿,少于100毫升/24小时或12小时完全无尿称为无尿。
尿量少于500毫升/24小时,机体代谢废物则不能完全从肾脏排除,少尿既意味着肾功能受损。当然,要排除摄入不足和其它因素的体液体丢失。
③多尿:尿量大于2500毫升/24小时为多尿,大于4000毫升/24小时称为尿崩症。
④夜尿增多:夜间睡眠时尿量>750毫升或大于白天的尿量。
虽然因为饮食习惯等的差异,每个人的排尿量和次数会不相同,但总体上每人每天的排尿量都差不多在1500毫升左右,排尿的次数大概在4-8次之间。所以,大家若发现自己喝了很多水,但尿量依然很少的话,那可能存在尿少症,这与肾功能衰竭有一定的关系,需要引起大家的警惕。如果出现了少尿、无尿、多尿都应该及时就诊,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如果排出的尿在便池里形成了很多泡泡,很快就消失破灭了,那是水泡;如果半天也不消失,严重时像啤酒沫,那就有可能是蛋白尿了。那么,蛋白尿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是原发性肾脏疾病,现在某些继发性肾病开始呈现出高发的趋势,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尿酸(或称痛风)性肾病,还有肥胖相关性肾病也是近几年常见的疾病。
尿颜色异常
如果你尿出了五颜六色可要当心了
一般正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因含有各种色素而呈淡黄色,不过,这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饮水量、饮食等的不同,它的颜色也是会发生变化的,如当饮水不足、出汗多时,尿液的颜色就会加深,饮水多颜色就淡,还有晨尿的颜色要较其他时候深一点。新排出的尿液多清澈透明,放置后可出现少量絮状沉淀(系由少量上皮细胞、粘蛋白或盐类结晶所组成)。如果尿液出现了其他的颜色比如红色、褐色等都有可能是身体出问题了,如下图所示:
门诊也经常有患者因尿色发红就诊,而化验尿常规镜下没有红细胞,潜血有加号,那是血红蛋白尿,一定要进一步检查。如果既有潜血,也有镜下大量红细胞,那是血尿。血尿的原因很多,原发肾脏疾病,泌尿系结石、感染、肿瘤、药物、血液病、血管性疾病、泌尿系邻近器官疾病、先天性疾病等。
当然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如下几种情况:
尿频、尿急、尿痛
尿频:指排尿次数增多而尿量不多,每日排尿>8次,正常人排尿次数一般是3—4:1,就是说日间排尿三至五次,每次尿量约300-500毫升,夜间睡眠不排尿或排尿一次属于正常,如果睡觉前饮水很多,那就另当别论了。
尿急: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不能控制,有许多老年人经常诉说,来尿了就憋不住,没等到厕所呢,尿裤子了。
尿痛:指排尿时膀胱及尿道受刺激产生会阴部或下腹部疼痛或烧灼感,有人形容说,像有根绳拽着痛。多半是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膀胱、尿道、前列腺和阴道的炎症;还有膀胱粘膜受刺激:血液、肿瘤、异物、理化因素(如环磷酰胺、放射线)等。此时应该立即去医院化验检查,及时治疗。
有些老年女性患者,年轻时经常患泌尿系统感染,却从不去医院化验,治疗更是不规范,结果变成慢性或隐匿性感染,几十年后最终变成尿毒症;再则,膀胱慢性感染,膀胱功能减退,膀胱颈硬化症导致膀胱残余尿潴留,久而久之容易患膀胱癌。
何贵珍表示,虽然尿液出现的一些异常与我们平时的饮食有着一定的关系,但若只是偶尔的异常,则不用太担心,可如果是尿液的色、量以及味等的改变,是突然发生的或长期都有,那就要警惕身体是否产生了异常,应及时去做相关检查确诊,免得让疾病有机可乘。
尿量异常
①正常成人尿量:24小时尿量1000-2000毫升,平均为1500毫升。
②少尿或无尿:尿量少于400毫升/24小时或少于17毫升/小时为少尿,少于100毫升/24小时或12小时完全无尿称为无尿。
尿量少于500毫升/24小时,机体代谢废物则不能完全从肾脏排除,少尿既意味着肾功能受损。当然,要排除摄入不足和其它因素的体液体丢失。
③多尿:尿量大于2500毫升/24小时为多尿,大于4000毫升/24小时称为尿崩症。
④夜尿增多:夜间睡眠时尿量>750毫升或大于白天的尿量。
虽然因为饮食习惯等的差异,每个人的排尿量和次数会不相同,但总体上每人每天的排尿量都差不多在1500毫升左右,排尿的次数大概在4-8次之间。所以,大家若发现自己喝了很多水,但尿量依然很少的话,那可能存在尿少症,这与肾功能衰竭有一定的关系,需要引起大家的警惕。如果出现了少尿、无尿、多尿都应该及时就诊,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如果排出的尿在便池里形成了很多泡泡,很快就消失破灭了,那是水泡;如果半天也不消失,严重时像啤酒沫,那就有可能是蛋白尿了。那么,蛋白尿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是原发性肾脏疾病,现在某些继发性肾病开始呈现出高发的趋势,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尿酸(或称痛风)性肾病,还有肥胖相关性肾病也是近几年常见的疾病。
尿颜色异常
如果你尿出了五颜六色可要当心了
一般正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因含有各种色素而呈淡黄色,不过,这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饮水量、饮食等的不同,它的颜色也是会发生变化的,如当饮水不足、出汗多时,尿液的颜色就会加深,饮水多颜色就淡,还有晨尿的颜色要较其他时候深一点。新排出的尿液多清澈透明,放置后可出现少量絮状沉淀(系由少量上皮细胞、粘蛋白或盐类结晶所组成)。如果尿液出现了其他的颜色比如红色、褐色等都有可能是身体出问题了,如下图所示:
门诊也经常有患者因尿色发红就诊,而化验尿常规镜下没有红细胞,潜血有加号,那是血红蛋白尿,一定要进一步检查。如果既有潜血,也有镜下大量红细胞,那是血尿。血尿的原因很多,原发肾脏疾病,泌尿系结石、感染、肿瘤、药物、血液病、血管性疾病、泌尿系邻近器官疾病、先天性疾病等。
当然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如下几种情况:
尿频、尿急、尿痛
尿频:指排尿次数增多而尿量不多,每日排尿>8次,正常人排尿次数一般是3—4:1,就是说日间排尿三至五次,每次尿量约300-500毫升,夜间睡眠不排尿或排尿一次属于正常,如果睡觉前饮水很多,那就另当别论了。
尿急: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不能控制,有许多老年人经常诉说,来尿了就憋不住,没等到厕所呢,尿裤子了。
尿痛:指排尿时膀胱及尿道受刺激产生会阴部或下腹部疼痛或烧灼感,有人形容说,像有根绳拽着痛。多半是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膀胱、尿道、前列腺和阴道的炎症;还有膀胱粘膜受刺激:血液、肿瘤、异物、理化因素(如环磷酰胺、放射线)等。此时应该立即去医院化验检查,及时治疗。
有些老年女性患者,年轻时经常患泌尿系统感染,却从不去医院化验,治疗更是不规范,结果变成慢性或隐匿性感染,几十年后最终变成尿毒症;再则,膀胱慢性感染,膀胱功能减退,膀胱颈硬化症导致膀胱残余尿潴留,久而久之容易患膀胱癌。
何贵珍表示,虽然尿液出现的一些异常与我们平时的饮食有着一定的关系,但若只是偶尔的异常,则不用太担心,可如果是尿液的色、量以及味等的改变,是突然发生的或长期都有,那就要警惕身体是否产生了异常,应及时去做相关检查确诊,免得让疾病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