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新闻动态 >> 浏览文章
首例!保患者血液透析“生命线”畅通——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开展首例“人造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取栓+球囊扩张术”
时间:2022年08月31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近日,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大内科副主任、血透室主任赖丽文和肾内科主任祝清秀带领团队成功在超声引导下实施了我市首例人造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取栓+球囊扩张术,为一名肾衰竭患者开启了新的生命通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六旬大爷饱受疾病困扰
65岁的李大爷(化名)患有肾衰竭多年,需要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3年前在上海医院建立了右股静脉置管及上肢动静脉造瘘,从此开始每周3次规律血液透析治疗。一年前因内瘘失功,在上级医院建立人造血管内瘘维持血透,一年中人造血管血栓形成二次,均去上级医院手术后恢复。
但最近,李大爷的人血管内瘘已经闭塞10余天,导致血液透析无法继续下去,严重影响透析质量。
祝清秀介绍,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液透析不充分,很容易导致液体和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易引起全身各系统器官的病变及加重病情,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及时建立血液透析通路,解决李大爷透析不充分的问题刻不容缓。同时,也给手术带来较大难度。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
让狭窄的“生命线”恢复畅流
为解决燃眉之急,李大爷来到市三院肾内科寻求治疗,医生结合李大爷患有慢性肾脏病的病史,立即为其进行多次查体,发现其人造血管静脉端、动脉段吻合口狭窄伴通路血栓形成,狭窄、血栓内瘘无搏动及杂音,左上肢动静脉血管彩超提示左上臂肱静脉血栓形成,并伴局部狭窄,不能完成正常透析。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尽快对人造血管进行干预,否则不能正常的透析,对于患者来说随时有生命危险。”祝清秀说道。
根据病情,赖丽文和祝清秀一起带领肾内科团队展开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为李大爷切开狭窄肱静脉,与伴行肱静脉端侧吻合,在原人造血管通路内行取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它是经皮穿刺或肱静脉切口置入导丝、球囊导管,对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进行扩张和再通并用球囊碎栓溶栓取栓的技术。可用于全身动脉、静脉、人造或移植血管,是临床治疗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的首选方法。此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可最大限度保护患者血管资源。
术中,祝清秀在李大爷左前臂动静脉内瘘狭窄处进行切开狭窄肱静脉,在B超引导下置入导丝通过肱静脉近心端沿人造血管血栓段进入肱动脉,同时送入球囊到达狭窄段,在B超监视下缓慢加压,扩张肱动脉人造血管吻合口局部狭窄管腔,B超显示肱脉人造血管吻合口局部狭窄管腔扩张良好,在加压球囊状态下拖拽球囊到肱静脉端拉出血栓,术中反复尿激酶溶栓,直到人造血管内血栓全部取出。再将肱静脉狭窄端与伴行支作端侧吻合。术后测肱动脉血流量约800ml/min以上。手术过程耗时2个小时。术后,李大爷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血管搏动震颤增强,血液透析治疗中动脉引流明显改善,血流量满足血液透析要求,李大爷的“生命线”被成功打通。
此首例手术是我市第一例,市三院成功开展此项新技术标志着医院在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维护水平上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