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新闻动态 >> 浏览文章
拒绝“肝扰”,预防乙肝需牢记4种传播途径!
时间:2021年08月12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每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肝炎,时我不待”。根据根据国家疾控中心调查显示,我国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3000万例,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为18.7%、10.8%。而引起慢性乙肝患者,最关键是感染了慢性乙肝病毒(HBV),若人体受到持续性的HBV感染,且不尽快进行干预,就会逐渐发展为慢性乙肝。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生冷芳表示,目前,该院每年接受肝病患者300余人,其中一半是乙肝患者,慢性乙肝是急性的2倍。而HB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其传播途径多种,只有清楚这些途径,切断传播途径,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该病的传染。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等都是乙肝传播途径
乙肝是肝炎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我国曾是一个乙肝大国。如今虽然乙肝疫苗已深度普及,新生儿可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但我国现有乙肝病毒携带者仍有8600万左右,这仍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对乙肝的防控仍不可懈怠。
据冷芳介绍,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因是人体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一种DNA病毒感染所造成的,主要感染的是人等灵长类动物,像猫、狗这种家禽,是不会感染的。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或HBV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阳性6个月以上。
预防在先,远离感染
“得了乙肝,患者先不要恐慌,一定要平稳自己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冷芳表示,发现自己得了乙肝后,首先要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HBV-DNA),并定期复查肝脏彩超或CT,及时至正规医院的感染科或消化科就诊。这样才能可以大大延缓疾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无论是哪种病种,都应预防为先。因此,冷芳提倡婚前体检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配偶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则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婚后使用避孕套。洁身自爱,做好自我防护。同时建议准备怀孕的夫妇应提前进行健康体检做必要的化验检查,必要时接种乙肝疫苗。当孩子出生之后,立即给孩子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如果没有打免疫球蛋白就是出生的时候,应于出生后的1个月和6个月的时候,各注射一次疫苗。若是没有乙肝免疫球蛋白,单纯地注射乙肝疫苗,也是能达到很好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的。
由于血液传播该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于患该病或者是病毒携带的患者,不要轻易给别人输血。同时医院也要对别人所献的血液进行严格的筛查,检查是否携带乙肝病毒,防止血液输入人体。该类患病者也不要轻易跟他人有密切的肢体接触,阻断体液、唾液等传播的途径。另外,修牙、针灸、纹眉、纹眼线、纹身、穿耳孔及胃肠镜检查等有创性操作的项目应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不要和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器具。
乙肝传播不可怕,科学认知才重要
2020年11月,年仅24岁的李文(化名)因皮肤巩膜黄染、尿黄等症状就诊于市三院,通过医护人员的细致检查后,发现李文总胆红素大于200μmol/L,HBV-DNA大于107拷贝/ml,因此考虑李文可能患有乙肝导致急性肝功能损伤。由于当时患者在得知该病情后,心情十分低落,担心治疗效果不好等,所以冷芳第一时间积极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乙肝虽不能治愈,但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控制疾病进展。最终,通过积极的临床治疗,该患者于2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并出院。目前,该患者已随访半年多,肝功能及HBV-DNA均正常,也恢复了正常工作及生活。值得高兴的是该患者接触频繁的亲人及朋友均未被感染。
老百姓之所以谈“肝炎”而色变,是因为不了解肝炎病毒传播渠道,怕和肝炎病人正面接触,不小心就会被传染上。冷芳解释说,实际上,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不会通过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共用办公用品、电话、卫生间等方式传染,但有皮肤黏膜破损时需加以防范。
同时很多慢性乙肝的患者认为多吃一些护肝的保健品或是药物等就可以达到保养肝脏的目的,其实不然,如果服用的量过大,不仅不利于肝脏的健康,反而会加重肝病的病情。所以,慢性乙肝患者使用药物时要避免走进误区,选择合适的保肝药物,防止药物对肝脏所带来的损伤。
除了盲目护肝用药外,“很多人认为乙肝母亲不能哺乳。其实婴儿出生于24到48小时内注射疫苗后一般可以避免通过母乳传染上乙肝。”冷芳还表示,年纪越小的人感染乙肝病毒后会形成慢性感染,但是年龄增长后受到感染一般可以靠自身免疫能力清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