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新闻动态 >> 浏览文章

小小关节镜 解决骨科大难题——记市三院微创骨科关节镜专家王孔民医生

时间:2019年06月21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小小关节镜 解决骨科大难题


  很多人了解关节镜,是从体育明星受伤的新闻上开始。对于传统的关节手术,患者术后一般两三周才能下地活动;而通过微创关节镜手术,两三天就可下床活动。
  “微创”及“快速康复”是当前骨科治疗的主流理念。近年来,市三院微创骨科在张令弘主任的带领下,随着技术的日益娴熟、手术难度的增加,关节镜技术在原有的膝关节镜之上又取得了一定突破:自2017年该科在我市开展肩关节镜技术以来,为近百位市民解除了疾病困扰,大大减轻了本地患者到外地大医院的负担,深受一致好评!
  肩痛8年终于找准了病因
  今年65岁的刘大妈,七、八年来一直被肩痛所折磨,半夜睡着时常被痛醒,一身冷汗,就连“举手之劳”都变成了“举手之痛”,严重影响到了生活质量。早些年就察觉到不对劲的她也曾前往过多家医院就诊,诊断结果均考虑为“肩周炎”,药物、针灸、药敷、理疗等治疗方法她都用上了,可病情不但无好转,近年来反倒还加重了。不久前,经多方打听,她来到了市第三人民医院微创骨科。科室王孔民医生在了解过刘大妈病情并结合肩关节磁共振检查报告后,诊断为:肩袖损伤。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其位于肩峰和三角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王孔民介绍道,肩袖的功能相当于一个支点,在手臂外展过程中,维持手臂间的平衡。因此,如果肩袖损伤将会减弱甚至丧失上肢外展这一功能,严重影响正常劳作。对于刘大妈的病情,按照传统疗法,要在她的手术部位切开一个大切口,术后需要进行至少一个月的固定才能开始机能恢复锻炼。听到这些,让已经年过六旬的刘大妈想想都觉得痛苦。随后,在王孔民综合分析了刘大妈的情况后,建议她接受肩关节镜手术治疗。
  经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王孔民医生为其进行了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肩峰成形+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固定术,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出院时,刘大妈自诉肩关节的剧痛感得到了缓解,手也有劲了。经过一个月的康复治疗,她的疼痛已经完全消失,手都能举过头顶了。
  小小钥匙孔可直达病灶
  “缩短住院时间、费用、减少痛苦,术后功能恢复最大化,是关节镜的主要优点。”王孔民说,关节镜属于一种微创内窥镜技术,术中通过切开皮肤数个钥匙孔大小的口子,将关节镜放入关节内,可直接观察关节内形态和病变,并通过使用特殊器械,对关节内疾病进行治疗。与此同时,该技术治疗效果明显,其优势有切口小,感染机率小、皮肤瘢痕极小;创伤小,手术安全性高,必要时可重复手术;一次关节镜手术可同时治疗多种疾病。是肩峰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肩周炎、肩关节钙化性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肩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等肩关节疾病最佳诊疗方法。
  由于手术视野的限制,因此这项技术操作起来需要医务人员具备极高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记者了解到,王孔民医生工作15年来,一直至力于骨科临床一线,经验丰富的他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进修学习关节镜,师从于高志增教授门下,后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再次进修,师从于赵金忠教授门下,并成为江西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关节与运动医学组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第二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肩痛不一定是肩周炎
  现在许多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和向后伸手臂,甚至连梳头、穿衣都成了问题,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或者工作。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肩周炎又犯了!
  “实际上,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不一定就是肩周炎,以前所谓的‘甩膀子’的错误治疗理念也已经成为过去。”在此,王孔民医生提醒市民,肩关节疼痛大多是“肩袖损伤”、“肩峰撞击”等肩关节疾病所导致,这些疾病均不能通过“甩膀子”治疗,这样做反而会加重病情。市民出现肩痛症状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找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进行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微创骨科咨询电话:0798—8498966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