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新闻动态 >> 浏览文章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救治“熊猫血”聋哑老人

时间:2017年12月05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近日,景德镇市三院普外一科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他是一名67岁的男性,体型消瘦,呈强迫蹲位,板状腹拒按,属典型的急腹症。但是难点在于患者系独居聋哑人且不会手语,文盲,病史无法采集,经过与患者远方亲戚了解该患者是O型RH(-)血型,也就是传说中的“熊猫血”。
   
  经了解,患者来院前曾到多家医院就诊,因情况特殊病情复杂都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看患者痛苦的模样,本着治病救人的行医准则,普外一科曹烽主任立即决定收治该患者,随后经管医师积极完善各项检查,并有条不紊地进行相关治疗。

  患者的腹部平片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原来患者的腹中有一根条索状的异物!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救治“熊猫血”聋哑老人
 

  这是什么东西?如何进入腹中的?因为患者病史无法采集,一切都是一个谜……

  从病情分析,患者急腹症、弥漫性腹腔炎,对患者剖腹探查迫在眉睫!然而患者是罕有的“熊猫血”,该血我市并无库存。如果术中稍有不慎出现血管破裂出血,病人将随时有生命危险!这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精度!

  这个手术做还是不做?如何做?医师和家属都陷入焦灼。“我大伯是‘熊猫血’,不能失血,不能手术啊!”患者家属忧心忡忡!通过微信平台发布了求助输血的信息,不少好心人纷纷转发,全市人民都在广泛关注。

  为难之际,医院王学民院长亲自来到临床一线指导,与曹烽主任及普外一科医师共同研究探讨,通过对手术方案的细致分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案,以严谨慎密的手术方案获得了患者家属的认可,患者家属签字同意手术。
   
  历经二个多小时,曹烽主任带领科室团队凭借丰富的手术及临床经验,成功为患者实施手术。术中对所伤及肠管进行了修补,并取出一约20多厘米长的实物,令人惊叹!答案终于揭晓,与术前讨论方案一致。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且出血量小无需输血,手术成功了!大家欢呼雷动,知情的医护也纷纷点赞祝贺!

  手术后的康复尤其重要。患者伤及多处肠管,术前腹腔已有感染,很容易引起腹腔脓肿、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是重中之重!由于患者无法用语言及手语沟通,医护人员只能用简单手势与其交流,更多是要细致观察,密切观察病情,用心做好各项护理,造口护理、基础护理等。通过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患者得以康复。

  此次成功的救治标志着市三院普外科手术技能在精度上又上新台阶。在王学民院长率先垂范的带领下,医院医护人员精益求精,八字院训“厚德精医,严谨规范”得到进一步彰显!(黄金龙  占笑 )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