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 三院梦 我的梦(妇产科:吴婕 )
梦,一个让人神往的汉字;梦,一个让人为之奋斗的字眼。每个人心中都会存有一个梦想,或渺小,或伟大,因为有了梦想,我们的人生才更有意义,生活也更有目标。1968年8月28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馆,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让无数的黑人同胞振奋不已。《我有一个梦》说出了所有黑人同胞的共同心声-----没有种族歧视,没有贵贱之分。多少年,他们都在为着这样一个梦想而奋斗着。2008年黑人总统奥巴马的当选颠覆了美国历史上黑人不能当选总统的历史。
在中国,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同样有着自己的梦想。实现现代化,早日与发达国家接轨。怀揣这个梦想,中国人在不断地努力,从鸦片战争时期的东亚病夫,无能参赛奥运,到2008年成为奥运会主办国,金牌得数第一;从洋火、洋油、洋棉线到“神十”飞天;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到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东方巨人,无不印证着中国人的圆梦行动。习近平总书记的“争光出彩”将“梦”的内涵推向了高潮。在十八大期间把中国建成一个小康社会,无数的中国人都在为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着。
三院----我们共同的家园,同样有着自己的梦想----能够通过明年的三甲评审,能够早日搬进21层大楼。为了这个梦想,院领导不辞辛劳,带领大家共同努力着。有多少个日夜王学民院长都亲自下达科室,视察工作。有多少个清晨还没到上班时间,王学民院长就站在了21层大楼建筑工地,亲自督促进程。都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王院长身上的许多正能量的东西一定能感染每一位三院人,相信在王院长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够顺利通过三甲评审,一定能够早日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大楼。
作为三院人,我同样也有自己的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病人在我们新建成的21层大楼里乘坐快速电梯方便的就医
我梦想有一天,病人们睡在窗明几净的宾馆式病房接受医护人员的诊疗。
我梦想有一天,在我们未来的水中分娩池里孕妇妈妈们能毫无痛苦的分娩。
我梦想有一天,医患关系不再紧张,医患之间和睦相处地就象一家人。医生全心全意为病人诊治,病人也能设身处地的为医生着想。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我想我的梦想有一天一定能够实现。因为我们有一个精英团队,我们妇产科平均年龄不到35岁,每个人都有着十足的干劲,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志能成城。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将今日的梦想变成明日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