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新闻动态 >> 浏览文章

爱在妇产病区

时间:2014年01月06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2014年,新年伊始,景德镇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就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换来了患者及家属的赞许。究其原因,这话还的从今年的元旦开始说起。

  2014年元旦,景德镇第三人民医院按规定在休法定节休,妇产病区也不例外,只有例行排班的医护人员在工作着,她们在行晨护、晨交班、查房、转抄医嘱、配液体、静脉输液……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8:30左右,责任组长在遵医嘱做着30床孕妇李某的剖宫产术前准备工作。

  30床孕妇是2013年12月31日入院的,该孕妇因不孕症做了试管婴儿,预产期在即,选择在我科结束分娩。术前检查发现胎盘有异常,估计术中出血会多些,尽管是节休日,医师组史新华、生病还未痊愈的刘芳副护士长在接到电话后,很快就到科里协助做相应工作。

  果然不出意料,术中取出新生儿后,发现产妇胎盘植入较深,出血较多,立即加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13:30,患者回到病房即下病危医嘱,以妇产科专家、院长助理史新华为首的抢救小组成员又立即投入到术后的救治当中,三路静脉通路,保障了液体的输入,殷红的血液一滴一滴的输入产妇的体内,产妇的嘴唇稍稍有了淡淡的红色,监护仪上显示的生命体征数值也渐渐趋于平稳,这时在场的人员长长的舒了口气,忙碌大半天的医护人员这才想起还没有吃午饭呢。

  新生儿,女性,外观发育无畸形,阿氏评分正常,属于珍贵儿的珍贵儿,家属因为担心产妇的安危,无心照料这漂亮的宝贝,科里助产士则在病房一直帮忙做着喂养指导工作。

  1月2日早上晨护间,我在给30床产妇换沾染血迹的内衣时,产妇一再说着谢谢,谢谢科室医护人员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让她如愿的做了妈妈,谢谢医护人员时时刻刻对她的关心。

  在照料30床的同一个晚上,即新年的1月2日凌晨1:00,孕妇因为胎膜早破,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护士站,因是凌晨,气温0℃左右,医师、护士不顾自己夜班的疲劳与寒冷,很快的在第一时间按最新诊疗、护理方案——临床路径,给孕妇进行治疗与护理,孕妇被安置在19床,取臀高头低位,等待血生化及其它相关检查结果。

  “叮铃铃,叮铃铃……”值班医师刘琼拿起电话,是医院输血科打来的,报告危急值,说“19床患者李某,血型是Rh(-)”,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熊猫血型,人群中相当稀少,血站没有库存血。

  电话就是命令,孕妇若是在我科分娩,一旦大出血,如果血源不能及时找到,就会危及患者生命。妇产科专家、院长助理史新华听说了此种情况以后,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立即与孕妇及家属沟通,一边向医院领导汇报,一边帮忙联系上级医院、联系市里120救护车,又一边派科里有丰富助产经验的陈红护送患者到省妇产医院分娩。患者及家属非常感动,满含眼泪,临上120救护车时还再三说着谢谢,说不再有举目无亲的感觉。

  我科的助产士陈红听了史院长助理的安排后,二话没说,丢下手里的事,家里的活,肩负着大小2条生命的使命,跟着120救护车出诊了。
   
  事情虽小,但是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妇产病区的医护人员,大爱无疆。

  近几年的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病区,经历了“创群众满意医院”、“三甲评审”“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等检查,各项制度更加规范化,工作流程更加简捷化。医护人员的素质与技能都得以提高与进步。

  文化底蕴的厚重,决定了一个人和一个单位的素质与水平,只有沉淀为规范(诊疗与护理常规等)才能得以传承。30床、19床以及更多的患者就是受益者。

  如今,景德镇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病区的医护人员每时每刻,每处每地,都会把规范与流程融入到每一项医疗与护理工作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随着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我院医疗、护理将迈上新的台阶,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我们妇产科人,团结奋发,将创造三院更加灿烂辉煌的美好明天。


2014年1月3日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