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工作效能竞赛试题
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最高理想和根本宗旨的集中概括。
2、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3、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6、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发展理论体系。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提出了“两个没有变”,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提出了“两个没有变”,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14、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1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1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9、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1、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22、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提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弘扬井冈山精神。
23、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4、党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5、我院作为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活动时间从3月份开始到7月底结束,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
26、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要紧密围绕党员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
2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2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9、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3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3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3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4、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和统筹兼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3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二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36、为什么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只有把全党关于发展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才能保证我们发展不走弯路,我们在现阶段取得的成果不会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障碍和负担,不会做出只顾眼前而遗患于后的蠢事。
37、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取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38、科学发展观的明确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9、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是:第一、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第二、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阶段的新任务、新环境和新条件提出来的;第三、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后提出来的;第四、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观察世界大势、吸取国际经验提出来的。
40、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是: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条件;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好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41、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按照“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才能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42、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4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4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4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46、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发展观。
47、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这告诉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8、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4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5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改善民生。
52、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53、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保障发展的普惠性,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出现两级分化。
54、党中央要求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五种能力是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55、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56、深化改革开放是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57、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改善人民生活。
58、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关系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9、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和连续性。
60、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
61、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
62、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
6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改善人民生活。
6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65、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就是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的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66、转变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坚持的五个转变。
6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68、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69、实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70请联系工作实际谈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促进自身工作效能,为医院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我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