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新闻动态 >> 浏览文章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首创核细胞染色检验技术填补我省空白

时间:2013年07月01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首创核细胞染色检验技术填补我省空白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首创核细胞染色检验技术填补我省空白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首创核细胞染色检验技术填补我省空白

用科技进步推动技术和服务进步
 
  日前,我院该项目获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同时我院获得全省护理岗位创新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近日,我院捷报频传,我院检验科的《CD41 标记微小巨核细胞染色法及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和大科护士长吴丽萍的《社区医疗环境下老年高血压护理研究》获得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另,在全省技能操作大赛中,我院肾内科副护士长周艳华荣获护理岗位技能标兵,并获得全省“护理岗位创新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
 
抓好学科建设重视人才培养
 
  出台一系列科技奖励措施,全市首创学科内部刊物《消化特刊》。据悉,CD41 标记微小巨核细胞染色技术为该院首创,在全省其他医院均未开展,填补了我省在这方面的空白。院科教科科长张婕告诉记者,该项技术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诊断、分型、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对急性白血病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使我市在血液病的领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张婕告诉记者,该项技术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诊断、分型、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对急性白血病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使我市在血液病的领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张婕说,近年来,医院大力实施科技兴院战略,不断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医院出台的一系列科技奖励措施,如科研工作管理制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激励制度、科研课题及论文管理办法、科研奖励办法等,有力促进了科研工作的良性发展,医院科研创新成绩斐然,学科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新的课题的研究和新的项目的开展,最终都是惠及患者!”张婕告诉记者,院领导的鼓励和支持,激发了职工在岗自学和展科研创新的积极性,2011 年,医院共推出18 项研究课题,2012年推出1项省级课题、9 项市级课题。据介绍,该院还在全市首创学科内部刊物《消化特刊》,为同业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该院院消化内科不仅鼓励科室全员积极撰写科研论文,还发动全市其他医院的消化内科专家投稿,进行经验交流,促进了全市医院消化内科水平的提升,为年轻医生的发展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13 年1 月,消化内科还被确定为省市共建单位。
 
强化护理技能提升服务水平
 
  评“星级护士”、“星级护士长”、“星级病区”,护理队伍在全省护理技能操作大赛上,从39 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
  为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该院着力加强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服务能力建设,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理岗位技能操作标准,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理论知识、开展护理岗位技能大练兵活动,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落实各项技术操作规程,推动该院护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近日,在全省护理技能操作大赛上,三院代表队从39 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团体三等奖的殊荣。
  “技能比武不仅考验了护士对护理技能的掌握,更进一步促进了护士们对专业知识的提高,学习省里其他医院的经验,对全面提升我们医院整体护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护理部主任李莉告诉记者。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促进医院整体护理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是‘星级’评选活动的出发点。”李莉说。2011 年1 月份开始,该院在全院开展了“星级护士”、“星级护士长”、“星级病区”的评选。通过“星级护士”、“星级护士长”、“星级病区”的评选,充分调动全院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使我院人性化服务更贴近百姓和患者。
  “星级病区”、“星级护士”评选是通过病人投票、护理部考核、科主任、护士长考评、护理人员之间互评等途径,对全院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工作能力、业务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实行动态管理,使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直观地呈现在病人面前,并接受患者的监督。
  随着各项活动的开展,该院病人感谢信明显增多了,满意度也提高了,还实现了零护理投诉,医患之间也更为融洽。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