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 新闻动态 >> 浏览文章

木鱼纪实——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见闻

时间:2013年06月29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8.0级特大地震,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青川,原本是一个山水秀丽,物资富饶的地方,刹那间山河破碎,江河呜咽,家园被毁,25万青川同胞身陷绝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害无情,天使有情。灾情牵动着全国医务工作者的心。各级各地医疗工作者在最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奔赴抗震救灾一线。我们光荣地成为景德镇市第一批医疗救援队的队员赶赴青川抗震救灾。5月27日中午带着市委、市政府及全市150万人民的重托,我们医疗队踏上征途,经过长途跋涉,5月28日下午4时到达了驻地青川县木鱼镇。

  青川县是地震重灾区,也是余震最多的地区,沿途数小时的山路上到处堆积了从山上滚落的巨石和碎土,也到处可见垮塌的路段,甚至还可以看到被巨石砸扁的和坠入深谷的车辆,因为山路狭窄,路边没来得及布置安全警戒线,我们的车队只能在裂开的山路上缓慢前移。当车队开到了海拔近2000米的拐弯处会车时,我们的车右前轮突然悬空,幸亏司机在这路段驾驶经验丰富,才使得我们有惊无险。然而这仅仅是我们此行经历生与死的考验的开始。

  驻地木鱼镇已被夷为平地,加上频频的余震和严重的山体滑坡,状况残不忍睹。为了能尽快地减轻灾区人民的病痛和重建当地的医疗秩序,医疗队一到驻地就和当地政府、卫生院取得联系并以最快的速度开展了医疗救援工作。

  由于帐篷医院驻扎在潮湿的低洼田地里,杂草丛生,昼夜蚊蝇、老鼠很多,有时还可碰到毒蛇蜷缩在帐篷里面。当地气候恶劣,白天帐篷内温度达到了五十多度,外面也有四十度之多,许多队员为了躲避灼热的太阳烘烤冒着生命危险躲进附近一座变电站主控楼里面。一天中午相继发生两次5.6级余震,当时地面上传来轰隆隆的响声并感觉地面剧烈晃动,墙壁上也不断地掉落碎片,求生的本能使队员们蜂拥挤到门外,险些发生了踩踏。但是晚上空气异常潮湿,温度只有十余度,队员们只有钻进厚厚的睡袋。碰到下雨的天气,气温陡然下降,我们只有穿着雨衣保暖;医院内满地泥泞和水坑,帐篷里面也潮湿不堪,昆虫到处爬行,许多队员身上多处被蚊虫叮咬、肿胀。我们刚到时候,队里的正常餐饮都无法保障,我们只有靠方便面和矿泉水维持;后来连矿泉水也告急,我们只好到很远的地方提井水。然而比起女同志所面临的洗漱问题的尴尬和无奈,这些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了。种种原因使得队员们的身体状况渐渐变得糟糕,相当一部分人都出现了发热、腹泻、皮肤病和尿路感染等不适。

  开始几天医院还没通电,许多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由于之前当地医疗秩序完全瘫痪,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着300多个病人和近10台手术的工作量,但是我们仍然想尽一切办法竭力保障医院的注射室、配药室、手术室、换药室和产房等工作室的消毒和检测工作,另外我还要处理医疗区的环境和生活区所有的生活垃圾、灭蚊蝇等工作,如此一天下来,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愈发厉害了,但是为了灾区人民的健康,我们义无返顾;另外我们还要做心电图,头两天由于帐篷和设备没安装到位,所以工作一时开展不了,但我们利用了几乎所有的空余时间去帮助其他工作室,年轻的男队员还包干了到数里之外提生活用水的工作,工作负荷之重可想而知;工作开展后,我们一天24小时守候在医院,在酷暑和蚊蝇猖獗的环境里,毅然行使着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在离归程不远的时候,我们走访慰问了当地的许多鳏寡孤独和被迫截肢的灾民,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在忍受丧失亲人和躯体残缺的痛苦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和团结。我们无法想象地震当时的恐惧,但我们深信他们——在灾难肆虐的时候顽强与之抗争的伟大的灾区同胞们,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重新建立起他们美丽的家园。

  工作和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下继续,在炽热的爱国情怀里继续,我们用汗水和顽强不屈的意志克服了所有的困难,越过了所有的障碍,圆满完成了这个历史使命。在我们即将回来的时候,成百上千的饱受灾难摧残的百姓流着泪,挥着手,祈祷着大家一路平安。是啊,大家一路平安!大爱无疆,真情永恒,愿灾区的同胞们也要一路平安!(作者: 卢  伟   曹红斌)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微信号